如果我們明天就失業(yè)了
一只饑腸轆轆的老鼠掉進了還有大半缸米的米缸里,面對如此豐盛的美餐,老鼠高興極了。當它在這個米缸里度過了一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日子后,便決定把這個米缸當做自己的“家”。不愁吃喝的日子開始了,老鼠的身體一天天地發(fā)福,缸里的米一天天地減少,終于有一天,缸里的米被老鼠吃光了,可是這只吃得溜溜圓的老鼠,卻再也無法從米缸里逃出來……這個故事其實在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人生的陷阱、風險無處不在,就隱藏在我們平時熟視無睹事件中。
聯(lián)想這個故事,讓我尋找到了最早的思想來源:“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背鲎浴蹲髠鳌は骞荒辍芬馑际请m然處在平安的環(huán)境里,要想到有出現(xiàn)危險的可能,應當有應付意外事件發(fā)生的思想準備。大到國家安全,中到企業(yè)存亡,小到每個人的生死成敗,都應當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若等到事故發(fā)生了,那就悔之晚矣。
看完這些,竟然突發(fā)奇想:如果我們明天就失業(yè)了,我該怎么過?假如我明天失業(yè),也就意味著我從明天開始要擇業(yè)、要就業(yè),要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去重新找尋一份工作。那么我拿什么去找工作,我有什么技能或者特長,我的性格能否適應“先就業(yè)再擇業(yè)”?我分析著……此時此刻我能刻骨銘心地感受到明天百分的失落和沮喪。因為知道再好的人生也不可能順風順水。以前從沒有擔心過這個問題,因為自己從沒有真正失業(yè)過,現(xiàn)在卻必須面對他,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許是公司的原因,更多的是我們自身的原因,總之明天就失業(yè)了,我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害怕,害怕失去現(xiàn)在這份工作,因為沒有了他,我將失去許多東西,以前無憂無慮的生活離我遠去,物價在上漲,我再瀟灑不起來了。我又身無長處,眼光又那么挑剔,不愿意去勞動密集型單位從事機械式的工作,也不愿意拿著“殘喘”的資歷去找尋內心排斥的工作,那我該怎么辦?總不能餓死街頭?總得想辦法,踏出求生的di一步吧!那么,我是不是在失業(yè)的時候也可以嘗試下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可是我有土地嗎?沒有!有創(chuàng)業(yè)資金嗎?沒有!說實話,談到去創(chuàng)業(yè)去實踐,我di一反應就是退縮,這不是我能勝任的。
假如我明天失業(yè),我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這只是一個假設,真到了哪一天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心態(tài)或許必然不同,說不定就真的去創(chuàng)業(yè)了,也說不定連扛包拉車的也干,因為我畢竟要生活,為了家庭,有什么不值的放下,年輕、理智,清醒地意識到明天的明天還是任重道遠。
假如我明天失業(yè),現(xiàn)在還沒有失業(yè),明天還沒有到來,應該在工作腳踏實地,做出點成績來,讓“假如”見鬼去!干下去,這是必然的,但作為一名財務人員又怎么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首先,認清自身崗位工作的重要性。在其位,謀其事,盡其力,負其責。全面投入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把握工作的全局性,把部門和崗位工作放到企業(yè)發(fā)展的大局中去統(tǒng)籌考慮,未雨綢繆,懂全局。做好本職工作,絕不因個人因素而妨礙整體工作的進展,要有崗位創(chuàng)新本領。突破傳統(tǒng)思維,獨樹一幟,另辟溪徑,在重復工作中悟出新道理,找出新辦法,破解企業(yè)發(fā)展和崗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第二,始終保持昂揚斗志,奮發(fā)有上的精神狀態(tài)。要充滿工作激情和拼搏精神,為了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崗位工作任務,不講條件,遇到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難不退讓,遇到挫折不氣餒,以盡心盡力,不遺余力的新狀態(tài),展現(xiàn)個人新作為。
第三,加強團隊合作,合作是大的競爭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步調一致地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拼搏奮斗。
第四,自覺堅持工作上的高標準,嚴要求,強化責任擔當,提高執(zhí)行效率。今日事今日畢,求真務實。區(qū)別對待輕重緩急,大事早辦,要事快辦。創(chuàng)造出工作業(yè)績,做一名對企業(yè)有價值,對社會有貢獻的熱電員工。
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說:華為總會有冬天,準備好棉衣比不準備好,我們該如何應對華為的冬天?如果被暫時的安逸,暫時的興盛,暫時的勝利所蒙蔽,必然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床坏桨捕ū澈蟮奈kU,興盛背后的失敗?!吧趹n患,死于安樂”心存憂患,方能時刻保持清醒,讓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奮進的姿態(tài)。其實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公司經營者從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一直設立一種機制,讓我們時刻保持警惕,不能打盹,一打盹或許機會就沒有了。這種機制一直融合在熱電企業(yè)文化核心價值中。(財務部 袁維山)
我談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這是人生道路上時刻都要重視的問題,也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
我公司正面臨園區(qū)化工企業(yè)整治,煤炭價格波動,環(huán)保設施運行對盈利空間帶來的擠壓和影響!這對于公司以后的長遠發(fā)展給我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企業(yè)要結合當?shù)卣叻e極面對,認清形勢自我保護。努力提高自身抗打擊能力。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敢于亮劍。當然自身要做足了準備。煤炭市場行情波動對于我公司火力發(fā)電的成本原料帶來了很大不穩(wěn)定性。成本控制不好直接體現(xiàn)就是盈利空間的縮水。給予企業(yè)利益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所以我們應時刻關注煤炭價格行情以“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的態(tài)勢穩(wěn)抓di一動態(tài)。
作為企業(yè)一員更應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添磚加瓦!正所謂有本領才是真功夫,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當下要努力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術水平,做到本職部門的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安。真正做到一個合格的技術員工。要做到熟悉本專業(yè)的每一塊的系統(tǒng)設備了解和掌握好di一手實際現(xiàn)場情況。能應對各類突發(fā)情況的 處理能夠及時正確的完成任務。保障因為能力不行而導致的更大的后續(xù)事故發(fā)生。扼殺連鎖反應帶來的更大的經濟損失。
正所謂好態(tài)度要有好的思想,而道德就是你的天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往往工作中遇到的小事偷懶不作為好像事不怪己高高掛起反正又不是我一個班不弄而是其他的班也都這樣管他呢逮到誰誰倒霉。這樣你的思想起跑線就比別人慢一步。正所謂一步差步步差。不認清自我不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你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yè)員工。
工作實踐是檢驗你是否是一個技術過硬的員工。說白了你是否是一個技術好的人才而人才是企業(yè)的生產力。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的發(fā)展。我公司對于人才的重視太不夠力度了,老員工不斷的離去新員工不斷的進來,可是短短幾個月的實踐培訓在怎么也沒有一個老師傅來的更有保障。新生力量的薄弱也是老員工老師傅的薄弱。也是我企業(yè)整體員工技術含量的薄弱。若不重其命不久矣!
做好員工本質在有夠硬的本領上提高工作能力執(zhí)行效率,珍惜和重視自身崗位。你作為一個企業(yè)的血液就是實現(xiàn)自我人生價值為企業(yè)這個大家謀福指。企業(yè)有發(fā)展你才有發(fā)展的空間。正所謂你好我好大家好。
再此以上談到的工作的道德思想態(tài)度等等就是要體醒自我看清企業(yè)航向提高自我本領才能為企業(yè)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總之:作為一個員工只知道安于現(xiàn)狀不能夠居安思危你終將會被淘汰!(沿海公司 蔣亞洲)
我談居安思危
經過本期"我談居安思危"認真的學習和討論后,作為一名基層一線員工我認為,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風。有“責任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從嚴要求,注重與時俱進,完善自我,增加安全工作的超前性。熟練熟悉的掌握公司運行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專業(yè)知識,才能預知危險、分析和控制危險,以便更好的做好生產安全工作。
要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牢記森達理念,心存"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思想,莫等事故發(fā)生才去后悔莫急,平時工作中做到“三心兩意”,即工作上的“專心、細心、耐心”,思想上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時刻緊繃安全之弦,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匯報組織整改,把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應該做到:
一、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風。有“責任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從嚴要求,與時俱進,完善自我,增加安全工作的超前性。
二、熟練掌握安全及專業(yè)知識,操作規(guī)程,以便在平時的生產工作中按章操作,安全生產,依法監(jiān)督。
三、要有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工作上要做到“專心、細心、耐心”,思想上要存有“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時刻緊繃安全之弦,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匯報組織整改,把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時刻牢記安全生產,警鐘長鳴。
最后、重視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把我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安全技術能力提高了,才能在生產勞動過程中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需要全員動手,綜合治理,常抓不懈,只要安全在我們心中,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讓我們共同努力,心存安全,安全連著,你、我、他,它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大家的心中。希望我們的日子都安康,讓我們生活在安樂的氛圍中。但當這些問題累積到空前 繁重、緊迫 的程度時,我們確實必須自問:我們是否仍然保持了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我們是否仍然保持了艱苦樸素、實事求是的作風?我們是否踐行了 全心全意干好本質工作的承諾?我們要為企業(yè)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是熱電人的使命與責任。(沿海公司 李彩蘭)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人生就像窗外的天氣,充滿了不可預測的雷雨、暴風。要想在處處危機四伏的人生海洋中乘風破浪,航行到勝利光明的彼岸,就必須防患于未然,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于手忙腳亂,才不至于一敗涂地。
防患于未然,是對突發(fā)危機的預先準備,是對未來各種情況的預測以及采取的相應措施。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來先磨刀。中國有句成語,未雨綢繆,說得就是這個 道理。還沒有下雨,就先補好屋頂,這樣在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就能在溫暖的房中躲避風雨的襲擊。在亞洲金融風暴沖擊世界的時候,在日本、韓國、泰國等鄰國紛 紛陷入金融大鱷索羅斯的泥潭中時,由于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為國家的經濟備下了雄厚的外匯儲備,以應付突發(fā)的金融危機,事后又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防范措 施,才使得中國經濟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保持了平穩(wěn)的發(fā)展,成為亞洲的中流砥柱,得到了世界各國的一致尊敬。由此可見,防患于未然,可以避免突發(fā)的災難,可以 使得未來的損失降低到小。
亡羊而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與其在事故發(fā)生之后再采取措施來彌補,不如在其之前就對可能發(fā)生的危機進行防范。試想一下,如果養(yǎng)羊人在狼來了之前,先把羊圈 的漏洞補好,那又如何會給狼可乘之機把羊叼走呢?在風暴之前修補屋頂,在洪水之前修筑堤壩,在荒年之前儲備糧食,比起在風暴之后重建吹倒的房屋,在洪水之 后抗洪救災,在荒年之后發(fā)糧賑濟,防患于未然豈不是更優(yōu)的選擇呢?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智者避免災禍的良方,是降低損失的佳措施。在危機四伏的社會里,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應該牢牢握住防患于未然這把鑰匙,打開通向安全平穩(wěn)的未來的大門,并把災難和不幸擋在門外。(沿海公司 劉柱)
居安思危
達爾文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爭斗,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所以,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以防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被淘汰!居安思危顧名思義指處在安樂的環(huán)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險,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禍患。
本公司屬于火力發(fā)電,火力發(fā)電廠簡稱火電廠,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氣作為燃料生產電能的工廠,它的基本生產過程是:燃料在鍋爐中燃燒加熱水使成蒸汽,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換成機械能,然后汽輪機帶動發(fā)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 火力發(fā)電是現(xiàn)在電力發(fā)展的主力軍,目前我國的發(fā)電廠主要是燃煤機組,容量占80%。截止2010年底,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突破9.62億千瓦,其中火電裝機容量達7.066億千瓦,約占總裝機容量的74.5%。由此可見,火電廠無論是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著重大作用。但火力電廠存在著不可忽略的弊端:一是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是產生酸雨的主要原料。二是燃燒產生的粉塵會使得周圍環(huán)境的空氣變得渾濁,人呼吸這樣的空氣會使肺部產生病變,嚴重的還會轉化為肺癌。三是冷卻水的排放會對下水道的水體迅速升溫,影響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的飲水安全。 縱觀未來幾年,火電仍占領電力的大部分市場,但火電技術必須不斷提高發(fā)展,提高燃料利用效率,廣泛應用煤的脫硫技術,運用專業(yè)的吸收設備對尾氣進行除粉塵,才能適應和諧社會的要求。
本人就職于化水車間,就上述的三大問題來說我們化水車間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鍋爐提供不斷的除鹽水,以及對污水的處理及排放。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珍惜自己的工作,認清自身能力危機!在未來的日子里認真做好日常工作不斷地學習進步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扎扎實實地做好崗位工作,使自己努力跟上企業(yè)前進的步伐,成為一名優(yōu)的員工,更加出色地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為公司的發(fā)展貢獻自己微博的力量。(沿海公司 孫震)
我談居安思危
俗話說:再富也富不過三代。正如魏徵對唐太宗的告誡——不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在和平的年代,我們往往被麻痹了,生活如許這般的順暢,自然不會想到困難之時,只一味的追求享樂,追求安逸。因此,我們應當有一種憂慮意識,居安思危。
非洲蘭洽河兩岸分別有兩群羚羊,令人奇怪的是,兩地羚羊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有著天壤之別。是品種的優(yōu)劣?是基因的變異?都不是。原因很簡單——東岸有狼群。眾所周知,狼是羊的天敵。自然界中適者生存的定律,使得東岸的羊兒時刻警惕,以便發(fā)現(xiàn)狼群便奮力奔跑。在它們的意識中都知道落后在后面的下場——死亡。而西岸的羚羊在自己的領域中隨心所欲,沒有一種憂患意識,“逃命”的意識,以致危險來臨之時,無力抵抗。由此可見,憂患過活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難的開始。如果我們人人都像西岸的羚羊們一樣,不懂得居安思危,那么,我們的未來必定是黯淡無光,不堪一擊,我們的民族亦會變得如同龜裂的土地一樣失去靈性。
有人說,我只想像陶潛一樣“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卻說不定有一天戰(zhàn)火會燒焦你的菜園子;有人說,我只希望靜觀天外云卷云舒,卻說不定有一天空氣中都是漂浮著血色的顆?!@些都是人們所謂安逸中的危。說不定的事,想不到的事多著呢,卻都由不得你!就像被關在籠子里四年的禿鷹,“錦衣玉食”慣了,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會被放飛,也想不到它會死于饑餓。你可以追求安逸自在,但世界卻不會因為你想安逸而讓你安逸。人的生命應當如同河流一樣,在平緩細流中不斷地積蓄力量,才能越過前方的山丘,繼續(xù)前行。那些安于現(xiàn)狀、無力奔騰的水滴,只會成為一潭死水。死水是死的,而前行的河流就是活水。古人有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即使在最安逸的情況下,也不忘前方的障礙,乃謂之居安思危。
人人都有一方天地,都需居安思危作支撐,因為誰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那樣突然地塌了下來。(沿海公司 吳叢娣)
我談居安思危
世事風云變幻,剛才還是晴空萬里,也許轉眼之間便遍布陰霾,如果我們被暫時的安定所蒙蔽,必然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看不到安定背后的危險。正如孟子所說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心存憂患,方能時刻警惕,讓生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奮進的姿態(tài)?!鞍捕煌?,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心存憂患,可以大大加強危機意識丶預見意識丶防患意識丶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它可以讓人變的更強壯,可以讓一家企業(yè)變的更有活力,可以讓一個國家變的更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小小的煙頭,可能會使整個森林都消失。所以我們需要做到有備而無患。從小事做起,我們要重視生活中和工作中的每個小細節(jié),在電廠設備密集的工作中,更需要注意每個細節(jié),不能麻痹大意,做事不能粗心。面對密集的設備和化學品,必須認真對待,始終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做事得實事求是,不投機取巧,我們要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才能每天開開心心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人生路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而安逸的環(huán)境卻消磨人的意志,盡享舒適,銳氣全無,結果一事無成。所以我們需要學習螞蟻的精神,做到有備無患,認真勤勞,還要具有合作精神,度過寒冷的冬天,才能迎來美麗的春天。而不能學習螞蚱,話說“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這怨不得天,這是自己懶惰。只在乎當時的享受,而沒有做長久的打算,才給自己帶來了嚴重的后果。
從古至今,有多少實例告訴我們貪圖安逸只能帶來失敗,又有多少實例告訴我們居安思危才能帶來成功。我覺得,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動物,或者是一個企業(yè),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才能走的更遠,發(fā)展的更穩(wěn)定,才能使我們長久立于不敗之地。(沿海公司 張曉康)
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即使在安定的時候,也不能放松警惕,因為危險時時處處都在。成大事的人即使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也積極努力地尋找著前進的方向,保持著那顆積極進取的心。一個員工在工作中不能有一絲的止步和停留,學習和吸收新知識的腳步不能停止,應該時刻具有危機意識,要把學習和提高當做一生的任務。
居安思危是一種不斷自我激勵、始終向前、向更高境界前進的習慣。你的知識對于所服務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價值的寶庫,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監(jiān)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后頭。
危機意識可以使每個人向目標不斷努力,不允許一個人懈怠,并且勇于推出自己的新方法。它讓一個人改掉那種隨遇而安的壞習慣,變得不滿足,每當接近一個目標時,就召喚著人向下一個目標挺進。
對于員工而言,那種小富即安的心理是最要不得的。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于手忙腳亂。一個人若想成大事,就該養(yǎng)成居安思危、敢于推陳出新的習慣,這種習慣必將對自己的事業(yè)大有幫助。當你單純地去抱怨沒有機會、沒有途徑時,你就已經落后于其他人了。當升遷機會來臨時,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再嘆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也是沒有用的。
案例:類如某人在一個鐘表廠上班,他的任務就是在生產線上給手表裝配零件,他工作非常賣力,操作非常熟練,而且很少出過差錯,幾乎每年的優(yōu)員工獎都屬于他。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企業(yè)新上了一套完全由電腦操作的自動化生產線,許多工作都改由機器來完成,結果他失去了工作。原來,他本來文化水平就不高,在這10年中又沒有掌握其他技術,對電腦更是一竅不通,一下子,他從優(yōu)員工變成了多余的人,只能被辭退。
在某人離開的時候,領導對他多年的工作贊揚了一番,然后誠懇地對他說:“很遺憾,關于引進新設備的計劃我在幾年前就告訴了所有的員工,目的就是想讓你們有個思想準備,去學習一下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操作方法。你的許多同事不僅自學了電腦,還找來了新設備的說明書研究。我并不是沒有給你準備的時間和機會,但你都放棄了?!蹦橙丝跓o言,他能說什么呢?正是他自己斷了自己將來的發(fā)展之路。
職場人士的學習必須以積極主動為主。由于工作繁忙,缺少充裕的時間學習和專職人員的傳授,員工必須抽時間主動學習。要想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勝出,就必須學習,從學習中吸取經驗,探尋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的資訊。
年輕的時候要把眼光放長遠些,多積累些有用的東西,才能讓自己的職場生涯葆青春。不提高自己的能力,不進取,就意味著后退,就會失敗。
行事低調的人,不會時時為自己取得的成績驕傲、炫耀,而是不斷思量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時刻尋求突破和創(chuàng)新。當我們沉浸在掌聲和鮮花中時,當我們在安逸、悠閑地工作時,當我們在為眼前取得的輝煌成績而驕傲自得之時,我們不妨想一下:下一刻自己會處于什么境地。
那些獲得榮譽的員工要學會享受這份榮譽,知恩圖報,以更大的努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對眼前的榮譽倍加珍惜,把這股動力轉化為實際行動。炫耀和享受只能把自己推入失敗的深淵,不懈怠地努力,居安思危,才能繼續(xù)前進,更上一層樓。
成熟宣言:員工要有長久不懈的危機意識,這才是企業(yè)立于不敗之地的基礎。成熟的員工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競爭的形勢,時刻保持著清醒的競爭頭腦,并牢固地樹立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沿海公司 趙磊)
強化企業(yè)危機意識
每個企業(yè)在其發(fā)展歷程中,難免會遇到緊急或者困難的關頭,我們把緊急或者困難的關頭稱之為危機。只要有人或者有利益的糾纏就會有危機,危機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面對危機,企業(yè)都希望能夠得到解決,于是,危機管理應運而生。
危機的出現(xiàn)是突發(fā)的,不可完全預見的,加之其可能會對企業(yè)的形象、信譽造成消極的影響。所以,企業(yè)應該防患于未然,做好危機預防、危機預警,做到居安思危。也許會有人說那些優(yōu)的企業(yè)應該不需要居安思危,加強危機管理吧。其實不然,請看一則寓言故事。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個旅店。早上出門的時候,di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么也沒有帶。晚上歸來的時候,帶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帶拐杖的旅行者跌得全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于是前兩個履行著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么會沒事?”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帶傘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會淋濕而沒有摔傷呢?”帶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為有傘,就大膽的在雨中行走,卻不知怎么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因為我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穩(wěn)的地方走,所以就沒有摔傷。”然后,他又問帶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么沒有淋濕而是摔傷了呢?”帶拐杖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傘,便撿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么常常摔跤。”第三個旅行者聽后笑笑,說:“這就是為什么你們帶傘的淋濕了,帶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細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于你們有憑借的優(yōu)勢,認為有了優(yōu)勢便少了憂患。”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yōu)勢上,因為缺陷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yōu)勢卻常常讓我們忘乎所以。在大雨來臨之際,di一個旅行者因為有傘,有優(yōu)勢,就忘乎所以,覺得大雨根本算不上什么,于是大膽地在雨中行走,但是優(yōu)勢讓他忘記居安思危,他哪里知道對于大雨來說,他有一把傘這一優(yōu)勢根本不算什么。拿企業(yè)來說,很多企業(yè)沾沾自喜于自身所具有的某方面優(yōu)勢,哪里知道對于市場這個掌舵人而言,其優(yōu)勢亦算不上什么。
也許企業(yè)目前的發(fā)展確實順風順水,某些優(yōu)勢高出于同行其他競爭者,但是企業(yè)沒有必要因此而忘乎所以,停止繼續(xù)發(fā)展的腳步。筆者認為有優(yōu)勢是非常好的發(fā)展 狀態(tài),應該很好的利用這一優(yōu)勢,放眼大的市場環(huán)境,居安思危,不斷地審視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同時著眼于自身經營、管理、素質等內部情況以及關系的處理等外部情況。
“一失足成千古恨”,人在路上走,難免不失足。企業(yè)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中發(fā)展難免會出現(xiàn)危機。居安思危,加強企業(yè)危機管理,才能使企業(yè)從容面對緊急或者困難的危機關頭,才能使企業(yè)轉危為安,才能使企業(yè)走得更長更遠。(沿海公司 周亞運)
安全生產要居安思危
安全生產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企業(yè)生產的主題,一旦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就有可能導致故障甚至事故的發(fā)生。這里的“問題”主要指安全隱患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抓安全生產要有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是一種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是一種清醒的防范意識和預見意識,是一種自覺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是過去時,而是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這就要求我們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預見在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憂患意識要始終貫穿于安全生產的過程中。
加強憂患意識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就是要經常檢查安全生產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反思存在問題的原因和源,分析存在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整改。把各種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消滅在發(fā)生問題之前,才能把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
同時,越是安全生產成績好,越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是要加強憂患意識,越是要認真查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越是要加大力度整改問題,這樣才能確保安全生產持續(xù)穩(wěn)定。
古語說得好:“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在我們的工作中,誰忘記了憂患意識,圖一時省事,存一份僥幸心理,那么上天將不再眷顧,生命在一剎那遭受重創(chuàng),甚至消失。因此,要安全,要發(fā)展,就必須采取全面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真正把“居安思?!甭涞綄嵦帲瑯嬛鸢踩那Ю镏?,不讓小小的蟻穴毀于一旦。(沿海公司 左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