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問我,你講美學(xué),有什么用呢?沒什么用。每天上班用不上,到菜市場買菜也用不上。我們聊美學(xué),其實是希望給大家解決一個問題。比如人生存需要陽光和空氣,你買過陽光嗎?買過空氣嗎?沒買過。對美的愛好就相當(dāng)于陽光和空氣,必不可少。 每個人都有眼睛,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眼光,美學(xué)改變不了人眼看到的東西,但能改變?nèi)说难酃?,改變?nèi)藢κ澜绲目捶?。從這個角度講,美學(xué)其實涉及到了人生的一個大問題。 按照哲學(xué)界學(xué)者的看法,當(dāng)今世界,人們審美是因為無法忍受五種東西:單一的顏色(喜歡豐富的世界與人生)、凝固的時空(厭惡重復(fù))、存在的空虛(尋求意義)、自我的失落(需要自我實現(xiàn))、有限的束縛(渴望不朽)。中國古代最聰明的男人蘇軾說,“長恨此身非我有”,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感嘆,“可憐身是眼中人”,說明人很難超越自身的動物性。但是通過審美,人可以讓自己過得更豐富一點,變得更高大、更尊貴一點兒,更像一個真正的人。 在審美活動中,人就會想象自己可以生存在更美好的世界里,所以人類世界的很多故事,講的都是傳奇。比如我們說人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野獸”的一面是說我們在精神上永遠有爬行的一面,“天使”是說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在精神上站起來,就是審美的一面。 人和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追求美,動物不追求。說得更深遠一些,人要脫離動物性,所以需要用美來鼓勵自己,讓自己去追求人性的生存,所以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審美,即因生命而審美。 反過來說,審美的最大目標(biāo)是生命。我們的生命只有通過審美才能最酣暢淋漓地實現(xiàn)。人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不像動物一樣是自然生長的,而是自己造就的結(jié)果。通過什么來造就呢?在中國是三堂教育,祠堂、明堂、課堂。中國古代的天地君親師就是我們的人性教育。 人能在靈魂上站起來,主要是因為善于儲蓄愛和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們怎么才能讓自己活出美的境界?一定要主動去儲蓄生活中的那些代表著美和愛的事物,把不好的事情都忘了。我們的人生應(yīng)該這樣去打造,每個人都有不如意的事,我們只選擇記住別人給予的愛和美,以及自己給予別人的愛和美。 美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不能改變?nèi)说难劬吹降恼鎸?,但它能改變?nèi)松膶挾群秃穸?,它不能改變?nèi)松钠瘘c,但可以改變?nèi)松慕K點,比如人死的時候是“站著”的,還是“跪著”的,它可以改變。西方有一個叫狄金森的詩人寫過這樣一句詩:“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對美的學(xué)習(xí)也是這樣,懂得了美的含義就不能容忍黑暗了,就永遠生活在光明里,或處在向光明跋涉的道路上。 跟大家分享三個小故事,相信大家聽過之后就不會對審美的價值有所質(zhì)疑了。 第一個,西北戈壁漏水,樹栽下去以后很快就死了。有個工程師接了一塑料袋水,把樹栽下去,把塑料袋也埋下去,但沒把袋子弄破,之后再照常澆點水,封上土。按照這種方法,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有些樹苗活了。為什么呢?因為樹苗覺得旁邊有水,它有希望??傆腥擞X得美學(xué)沒有那么重要,我想請問,有希望、有夢想的人和沒有希望、沒有夢想的人能相提并論嗎?希望和夢想就是美賦予我們的最偉大的力量。 第二個,一位知名主持人在采訪一位臨終關(guān)懷醫(yī)生時,問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什么樣的人死的時候快樂?醫(yī)生說,真的很少,我見過撒錢的、撒潑打滾的、哭的、睡覺不說話的,真沒見過很從容的。醫(yī)生又仔細想了想說,這么多年下來,我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凡是在一生中給予過別人很多愛的人,死的時候會比較從容。 人最終難逃一死,我們怎么才能讓自己變得堅強,足以面對這個事實?通過愛美、愛人類,欣賞美和欣賞人類,這樣你才會變得坦然。美是最大的財富,財富不能戰(zhàn)勝死亡,但美可以。 第三個,有孩子問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兒童版編輯庫斯特,好人未必有好報,也有壞人活得很好,那我們?yōu)槭裁匆龊萌??庫斯特沒有急于回答,想思索一下。有一天,他參加朋友的婚禮,一對新人一激動,把本該戴在左手的戒指錯戴在了右手上。牧師機智地說,你們的右手已經(jīng)很完美了,不如用戒指來裝飾你們的左手。庫斯特恍然大悟,回去就寫了一封公開信告訴美國兒童,上帝讓你做了一個愛美的人,能夠給予別人愛和美,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回報了,還需要其他回報嗎? 俄國作家納博科夫說,生命既衰亦美,知此足矣。愛爾蘭大詩人葉芝形容美的事物是教我們靈魂歌唱的大師。葉芝的好友、英國詩人奧登在葉芝的墓碑上刻了一首悼念葉芝的詩,其中有一句是“在他歲月的監(jiān)獄里/教自由人如何贊頌”。在奧登看來,葉芝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教會了我們審美。 那么在我的講座里,我想教大家將生命傾注在美好的事物上。從這個角度,我想把波蘭詩人米沃什的《禮物》,送給大家: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早就散了,我在花園里勞作。 歌唱著的鳥兒正落在忍冬的花上。 在這世界上我不想占有任何東西。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嫉妒。 不管我曾遭受過什么樣的苦難,我都忘了。 想到我曾是那同樣的人并不使我難受。 我身體上沒感到疼。 挺起身來,我看見藍色的大海和帆。 (潘知常,南京大學(xué)新聞傳播學(xué)院教授。本文整理自宣講家網(wǎng))
|